公益新闻gongyixinwen

资讯要闻

联系我们

电 话:0371-65356233

邮 箱:henangyjjh@163.com

邮 编:450003

地 址:中国 . 郑州市金水区经五路66号

以专业人才培养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07-15 10:42 阅读:1368 来源: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杜超)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刷新历史纪录,毕业生就业情况备受社会关注。与此同时,我国公益慈善行业的整体成长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新的机遇。

  面对公益慈善行业的持续升温,日前,由清华大学和山东工商学院等高校发起的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共同体在烟台成立,来自全国44所高校和10余个公益慈善组织、学术组织的知名专家学者采取线上或线下的形式参与了共同体成立活动。该共同体的成立为各高校分享慈善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经验、学校与社会组织交流行业人才需求提供了平台,助力提升慈善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启动慈善专业的行动并不鲜见。《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山东工商学院于2018年成立了公益慈善学院,目前,该公益慈善学院已招收四批慈善管理专业方向本科生120名,硕士研究生9名。浙江工商大学于2021年11月成立了英贤慈善学院,是培养国民教育系列本、硕、博慈善管理人才的慈善学院。

  今年2月,慈善管理本科专业通过了教育部的备案和审批,山东工商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成为首批设立慈善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进入了新阶段,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史的突破。

  针对慈善管理学科如何进行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公益慈善学院)副院长王鑫表示:“我们在特色课程、教材、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较多探索。学院建立了慈善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数据库,数据和成果对未来公益慈善类学科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据浙江工商大学特聘教授、英贤慈善学院院长程刚介绍,目前学院正在积极开展学科建设,将校内的经济、工商管理、外语等优势资源引入,同时重点开展师资建设,与业界联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管理人才。

  “这两所高校特色鲜明,都以管理学为切入口为公益慈善行业提供人才。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有面向市场、注重创新的工商管理学科的引导,也有提倡公共价值、公益理念的公共管理学科的熏陶。”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蓝煜昕表示。

  此外,公益慈善学科更需要跨界融合,包括金融+慈善、计算机+慈善、社工+慈善、市场营销+慈善等,“开展跨学科培养,充分与业界沟通交流,才能让公益慈善人才更有竞争力”。

  当前,我国慈善组织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大批量专业人才的加入,以专业能力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慈善力量。此次由高校发起的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共同体,将进一步提高慈善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加快慈善管理人才培养在全国高校的推广,促进慈善管理学科建设。